-
屈賢明:我們現在有四大短板,搞不好都能導致一個產業窒息
新一任美國總統拜登將中國視為“最嚴峻競爭對手”。儘管他表示不想和中國發生衝突,也表達了與中國加強合作的意願,但關鍵核心技術仍舊要不來、買不來,中國產業升級的希望必須寄託於自身。
去年底,中國工程院發佈《2020中國製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下稱:報告),介紹2019年中國製造業的整體水平。對此,觀察者網專訪《報告》編委、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屈賢明。在他看來,中國製造業當前最需要解決產業基礎再造、產業基礎高級化問題。希望再過三、五年,中國製造業能在技術上、質量效益上接近德國、日本的水平。他還預計,中國在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是大概率事件。
【遞四方香港查詢】
·中國製造“基礎薄弱”
觀察者網:對於中國製造,現在説法很多,有人説我們製造的水平停留在中低端,也有人説我們的技術不比美、德等國差。您認為中國製造目前到什麼水平了?
屈賢明:中國製造業世界規模第一、產業體系最完整,擁有超大的國內市場規模,經過去年的疫情和美國打壓的雙重考驗,已具備十分強大的抗風險能力,與美國、法國、日本的差距總體上有明顯縮小,部分產業已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
目前,中國在世界領先的有五大產業:通信設備、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服裝、家用電器。
在世界先進的有六大產業:航天裝備、發電裝備、新能源汽車、鋼鐵、石油化工、建築材料。
但仍有大部分領域差距較大,有四個產業差距巨大。
總的看,中國傳統產業和民生產業總體處於世界領先,優勢明顯。在高端裝備製造業中,中國大約1/3處於世界領先或世界先進。在高技術製造業中,中國大約1/5處於世界領先或世界先進,大部分差距巨大或差距大。
觀察者網:這些產業裏,哪些領域進步給您的印象比較深?
屈賢明:電力裝備發展是相當不錯的。首先説輸變電裝備,也就是高壓、特高壓的輸變電裝備。我國的能源在西北、西南地區生產,主要用電的區域位於東部沿海,如珠三角、長三角,相距幾千公里,這就必須用特高壓大電流輸變電設備提高效率、減少損耗,這樣的需求國外沒有,是國內獨特的需求把整個產業帶動起來了,我們的特高壓輸變電是世界領先的。
再説發電裝備,這幾年我們做的也不錯。我們的火電採用了二次再熱技術,能耗、排放都做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水電方面,在三峽以後,我國在西南建設了百萬千瓦級水電站,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備世界領先;看核能,搞核電的國家不多,只要我們把新一代的核電技術做好,就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風電方面,我國這兩年風電裝備發展很快,當然在海上“大容量”風電機組方面,我們和國際最先進的設備有一定差距,但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再就是太陽能光伏發電,這一塊我們這幾年異軍突起、世界領先,特別是單晶光伏發電設備已經佔據了世界超過80%的市場,是亮點。
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大壩正衝刺建設,力爭“七一”投產發電
觀察者網:我國已經有不少製造行業世界領先,但這次《報告》卻指出,2019年,我國“基礎產業增加值佔全球基礎產業增加值比重”出現下降。與此同時,我國製造業的最大弱項是“質量效益”,所謂“大而不強”。您認為原因是什麼?
屈賢明:核心原因是“基礎薄弱”:大量零部件、元器件和基礎材料依賴進口,比如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3055億美元。
再舉幾個例子,我國主機制造發展很快,但很多關鍵零部件是國外的。高鐵總里程已經超過3萬公里,然而一些關鍵零部件,比如能承受時速350—400公里的軸承,至今還得買國外的。
再比如,三一、中聯、徐工是我國三家大型工程機械企業,每家年產值能達到1000億元左右。但是挖掘機很大一部分利潤被日本、德國拿走了,用來進口購買高壓泵閥馬達。
除了利潤外,還有個問題:如果國外企業不提供或者不按時供貨,我們的企業就會被“卡脖子”,整個產業鏈就不安全。中興事件就説明了這一點:一旦被對方“卡住脖子”,就必須得接受對方的罰款和不平等條件,比如同意對方派人蔘加董事會,否則企業就無法繼續運轉,華為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就是我國製造業當前最需要解決的產業基礎再造、產業基礎高級化問題。
·四大產業短板亟待解決
觀察者網:您剛提到產業基礎再造,能不能具體介紹一下哪些產業是基礎產業,需要高級化?
屈賢明:基礎產業大致包括三個分項:機牀、儀器儀表和基礎性機械零部件。機牀包括金屬切削機牀、成型機牀、鑄造、切割與焊接設備。儀器儀表包括自動控制系統、傳感器、電工儀器儀表、各種測量儀器儀表、分析儀表、試驗機、電子測量儀表、光學測量儀表。這些產業非常重要,是製造業的基礎。
以機牀為例,過去幾年這個領域發展得不太好,兩大機牀廠——瀋陽機牀公司和大連機牀公司相繼破產。過去我國機牀行業有“十八羅漢”,現在大部分“羅漢”成了泥菩薩,日子很不好過。
今年我們要對這三大產業做細緻的分析。比如機牀的哪一塊市場佔有率下降了,造成的原因是什麼?再如機械零部件,是軸承、齒輪還是液壓件有問題,市場佔有率下降了;儀器儀表也一樣分析。希望再過三、五年,薄弱環節得到提升,我國製造業不再靠規模擴張實現增長,在技術上、質量效益上接近德國、日本的水平。
2020年9月1日,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裝備製造業博覽會在瀋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圖源:IC photo
觀察者網:除了上述基礎產業,您剛也提到中興、華為事件,我國還有哪些領域也面臨“卡脖子”風險?
屈賢明:我國現在有四大短板,也就是剛才説的與國際水平差距巨大的產業,都是可以導致一個產業窒息的。第一是集成電路及其專用設備,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巨大,這也導致了中興、華為事件。第二是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第三是航空發動機。第四是關鍵材料,都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巨大,我們再經過5年發展,差距依舊會很大。這些問題是歷史欠賬,但必須解決。
去年11月,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開幕,中興自主研發芯片。圖源:IC photo
觀察者網:對於集成電路,日前有專家談到美國的半導體業,説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成立了針對半導體的半官方組織,投入僅幾千萬美元,就確立了美國在半導體制造器材上的霸權。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可以學習嗎?
屈賢明:我們製造行業成立了幾個投資基金,像國家集成電路、轉型升級、先進製造等,但這些基金不是做風投的,不會在研發階段投資,而是在產品已被開發出來,需要形成產業化能力、擴大規模時才投資。
而真正的研發階段的投資,也就是風險投資相對較少,但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這塊投資,東西就出不來。這四個領域的研發投入不能靠市場,主要靠國家,這是實施新型舉國體制所要聚焦解決的問題。
觀察者網:提到新型舉國體制,您能否稍微展開談一談?有經濟專家希望不要再提“舉國體制”一詞,一些西方國家認為,這個詞表明中國要搞壟斷,而非真正的市場化。
屈賢明: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如何處理好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關係,是長期存在的重大戰略問題。不要一提發揮政府的作用、發揮舉國體制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認為是倒退,是違背經濟制度發展規律。君不見自認為是市場經濟天堂的美國,為了圍堵一個民營企業華為,竟動員全國之力,甚至要糾結其盟友,這是市場經濟嗎?而為了抗衡美國對中國的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的遏制,這事關國防安全、經濟安全和人民幸福,我們必須集全國之力盡快攻克、解套。
有人認為這是搞壟斷,如果是敵對勢力,那就是別有用心,對我們的一些經濟學家,只能説是犯渾。同時,對絕大多數的關鍵技術和產業,還是要採取併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即使是在實施舉國體制的極少數關鍵核心領域,也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和市場機制。
“五眼聯盟”漫畫形象 資料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奕含 
-
載沙貨車致武漢一橋橋面塌陷?官方通報
2021-03-17 07:44 安全生產 -
習近平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理羅利通電話
2021-03-16 23:13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同圭亞那總統阿里通電話
2021-03-16 23:12 中國外交 -
韓正: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
2021-03-16 22:34 -
美駐港澳總領事館已閉館
2021-03-16 22:2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典”亮百年 |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2021-03-16 21:31 -
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2021-03-16 21:28 -
回顧習近平的兩會時間 微鏡頭裏有大情懷
2021-03-16 21:27 2021兩會 -
台灣發生遊覽車撞路邊山崖事故,已致6死39傷
2021-03-16 21:18 台灣 -
中國天稻“航二代”首次成功育苗,有望月底栽入田間
2021-03-16 21:17 航空航天 -
上海加快新冠疫苗接種,現階段重點聚焦18-59歲人羣
2021-03-16 20:37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尹宗華任香港中聯辦副主任
2021-03-16 20:23 高層人事 -
江西于都縣司法局副局長在KTV猥褻女子,被拘十日
2021-03-16 20:16 依法治國 -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今天這個報告會上,李強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
2021-03-16 20:08 上海觀察 -
920户,2.77億!廣東銀保監局公佈信貸違規流入樓市情況
2021-03-16 18:53 中國房市 -
烈士戰鬥口號被搶注商標,駁回!
2021-03-16 17:58 捍衞英雄 -
駐外使館:外籍人員接種中國疫苗,享受來華簽證便利
2021-03-16 1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急救這一幕,讓無數網友揪心
2021-03-16 16:52 觀察者頭條 -
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2021-03-16 16:09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習近平總書記這些話擂鼓催徵
2021-03-16 16:04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相關推薦 - “中國越來越自信” 評論 40中國代表團抵達安克雷奇,參加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評論 261“農林22條”讓台當局坐不住:大陸饞我們的技術和人才 評論 126拜登稱普京是殺手將付出代價,俄召回駐美大使 評論 544中方敦促美國立即停止侵犯人權 評論 303最新聞 Hot
-
白宮:都怪特朗普説“武漢病毒”
-
阿斯利康風波震動歐洲,台當局又暴露了
-
有意思!英媒呼籲:在港英籍法官,辭職吧
-
英國欲重返印太,澳前高官:影響在華賣豪車也要搞
-
“温順的亞裔女性被過度性感化,在美國易遭暴力”
-
戒性癮?美警幫槍殺亞裔女性的嫌犯開脱,結果…
-
燃燒彈、彈弓…緬甸示威者罕見反擊
-
俄駐美大使20日將返俄討論俄美關係前景,白宮迴應
-
共和黨領袖:加軍費,對付中國
-
又一項指控:受賄55萬美元
-
又藉口威脅國安,美國撤銷2家中國電信企業在美運營授權
-
美警方被指為槍殺亞裔嫌犯“開脱”:對他而言昨天很糟糕
-
港府收緊機組人員檢疫措施,美國威脅審查香港航企
-
“我很快就能接種阿斯利康疫苗了”
-
為渲染香港防疫“不人道”,CNN又從小孩下手了
-
果然,又是這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