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習聲迴響|兩會“下團組” 總書記殷切囑託這些事
2021年全國兩會勝利落下帷幕。習近平總書記四次“下團組”,同代表委員們深入交流,瞭解羣眾所思所盼,聽取意見建議、推進戰略部署,言談之間,飽含殷殷關切,彰顯責任擔當。[全文]
-
-
我們的傳家寶丨偉大抗疫精神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衞生界、教育界聯組會時指出,要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生動論述偉大抗疫精神。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這是中華文明“人命關天”道德觀的最好體現,這也是中國人民敬畏生命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全文]
-
人民日報任平文章:“愛國者治港”,香港才有美好未來
(一)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決定。經久不息的掌聲,在會場上響起,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以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繼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後,中央進一步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體制,從制度機制上全面貫徹、體現和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原則,必將確保實現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有力保障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全文]
-
新華社評論員:從全國兩會讀懂中國式民主
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5000餘名代表委員發揚民主、履職盡責,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向世人呈現了生動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現場課”。從兩會觸摸中國式民主的脈搏,感受中國式民主的魅力,讀懂中國式民主的真諦,不難得出答案。歷經“千錘百煉”而誕生的規劃綱要,凝聚着全黨全社會的智慧,承載着億萬人民的期盼,畫出了最大同心圓,匯聚起發展正能量[全文]
-
歷史交匯期的宏偉擘畫——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到2021年全國兩會
4個多月、127天之後——2021年3月5日,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根據這份建議編制、厚達142頁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呈現在代表面前,提請大會審查。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遠見卓識和使命擔當,擘畫宏偉藍圖,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向着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勇前進。從五中全會到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統攬全局、引領航向,以寬廣戰略眼光和戰略思考謀劃未來藍圖,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成為億萬人民共同行動的綱領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我們黨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中央全會[全文]
-
-
-
-
第一報道 | 習近平在兩會上的重要論述,讓世界深刻理解中國高質量發展
3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先後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衞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全文]
-
全紀實:總書記兩會團組活動的10個瞬間
GDP增速為何這麼設定?看了代表帶來的“萌貓照”後,總書記説了啥?學區房問題、醫學教育盲目擴張現象,總書記怎麼看?…… [全文]
-
-
-
歷史時刻的全國兩會,帶給我們這些重要信息
時政新聞眼丨歷史時刻的全國兩會,帶給我們這些重要信息。3月11日,隨着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京閉幕,今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去年秋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
-
-
-
“中國此舉冷靜靈活,其他國家必將調整”
【遞四方香港查詢】“6%不低了,增長6%就是6萬億元。”“不能把科研人員寶貴的精力花在填表、評比等事務上[全文]
-
學習總書記兩會講話要點
輕點屏幕,學習總書記兩會講話要點。3月5日,內蒙古代表團;3月6日,醫藥衞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3月7日,青海代表團;3月9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讓我們跟隨總書記的四次“兩會團組時間”,輕點屏幕,一起學習總書記的兩會講話要點[全文]
-
-
砥礪奮進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1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題 砥礪奮進開新局——習近平總書記同出席2021年全國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紀實新華社記者霍小光、張曉松、朱基釵、鄒偉2021年的春天,“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在此時交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萬眾矚目中勝利召開。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分別參加內蒙古、青海代表團審議,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看望政協醫藥衞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同代表委員們深入交流、共商國是,就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凝聚起億萬人民一往無前的奮進力量。”孔慶菊以此佐證,講述生態環境的變遷[全文]
-
-
-
兩會之後,世界悄然見證人類歷史的“第四次轉折”
僅僅70年,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兑現了承諾。人世間哪有什麼奇蹟,這是中國共產黨正確的政策和理論,是無數中國人民犧牲與奉獻的成果。目前尚健在的人還沒有經歷過世界最大經濟體是中國而非美國的世界,中國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廣泛、深刻、見微知著的改變。[全文]
-
特斯拉、哈囉在中國“橘生淮南”,能否形成國際話語權?
中國強在B2C,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商品銷售,我們的發達程度按照價值量與流量算的話,都是美國的1.7倍左右。美國擅長的是B2B,B2B就是把原來的廠商中間品市場給替代了。廠商中間品市場這一塊,我們沒有美國做得好,美國是我們的2.7倍。[全文]
-
老師吐槽:“我自己還未婚未育,怎麼去指導家長帶娃呢?”
近兩年,“家庭教育指導”成為學校教育的新熱詞,要求學校和老師承擔起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職責。但問題是,學校是否有責任去指導,或是否承擔得起指導家庭教育的職責?曾聽到一位20來歲的小班主任嘀咕:“我自己還未婚未育,怎麼指導家長帶娃?”[全文]
-
新的思想解放後,我們發現一個被虛構的燈塔國
去年底觀傳媒做“答案年終秀”,讓我做最後壓軸演講,我原來的題目是“世界與中國接軌?”,有一個問號,我的基本觀點是:一些方面,我們要與外部世界接軌,一些方面我們不需要接軌,一些方面外部世界要與我們接軌。但後來觀傳媒的90後小編對我説,問號就不用了吧。你看,他比我還自信。[全文]
-
大數據天生有利壟斷,如何立法才能平衡?
中國有兩大優勢,一是我們以5G為代表的通信技術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二是數據優勢。所以,在進行國際數據治理時,我們要爭取主導國際制度的構建。在形成相關的國際規則過程中,中國要輸出自己的觀點,爭取影響或主導國際規則。[全文]
-